第278章 瓦州除了地方太小外,灌溉条件_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
笔趣阁 > 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 > 第278章 瓦州除了地方太小外,灌溉条件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78章 瓦州除了地方太小外,灌溉条件

  第278章瓦州除了地方太小外,灌溉条件比关中要好!

  时间飞快、转眼之间到了靖历九年年末!

  即将到来的新年,对云谷境内的百姓来说,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忙年,尤其是在官府中效力的人,更是如此!

  短短数月时间,涌进境内的难民已超过九万,而且陆陆续续还有大量的难民在往来涌。官吏作为安置灾民的主力军,怎么可能得闲?

  官吏们不得闲、新来的移民也不得闲。云谷军政府并没有用大锅饭的方式来安置灾民,除了灾民刚来的前二十天会发基本的保障外,接下来的日子,都要通过劳动来活得生存物资。

  天寒地冻的,哪有活供灾民来干?很简单、组织人手到干城堡和海石堡的煤矿去挖煤和运煤,挖煤又不怕天寒地冻。趁着现在劳动力富裕,多挖些煤运到城里来做储备,待天气回暖后就可以用劳力来干其它事。

  挖煤运煤需要壮劳力,妇孺老弱也有相应的活干,妇女们可以缝制军服、军鞋,老弱则在大大小小的木工作坊帮忙干些力所能及的事。一下子多了这么多百姓,桌椅板凳都能成为紧缺物资。

  再有就是瓦州城的炼焦厂,顶着寒风建了起来。炼焦厂的规模不小,同样能解决一部分就业。

  即将过年、瓦州城中、不管是老居民、还是新移民,以及从河西过来的租借户,脸上终于是浮现出了一些喜气,无论有钱没钱,年总是要过的。

  许知云是从关中逃过来的难民,刚刚从码头拉了一架子车煤送到煤场,领了这月的开支,便急匆匆往家赶去。

  说是家、实际上是搭出来的几间毛胚安置房,不在瓦州城中,而是在瓦州城东边的卫堡外围。可就是这几间毛坯房,却能让人安心和惦念。

  到了家中、妻子吴氏正一边纳着鞋底一边看着安睡在床上老二,老大在院子里玩着泥巴。

  见自家丈夫回来,许知云妻子放下手中的针线活,准备做晚饭。

  抽开泥做的煤炉底部,用火棍捅了捅死灰,填了两块煤球,开始烧水做饭。

  “当家的、今日你领了多少工钱?咱家的油和罐子肉快没了,看能不能添办些。”一边取出糠面和面团,许知云的妻子吴氏一边询问丈夫发了多少工资。

  许知云见妻子问工资,忙从怀里掏出了今天刚发的钱,说道:“这月我出勤多,共领了两块银元,再加上三百文毛钱。咱家的油和肉怎么这么费?不是刚买了没几天吗?”

  “买了有十来天了,家里除了面和洋芋做饭就指着油和罐子肉,可不是会费一些?咱家二宝还在吃奶,饭做的不好,我奶就少!再说、家里又不是没钱,你这么计计较较的生害怕我们娘仨多吃啊?明日我交了纳的鞋底,也能领几百文钱,不怕家里没钱可使的。”吴氏见丈夫埋怨吃食用的费,不由有些生气,一家四口在吃饭,怎能不费?瓦州的哪什么军供商行,买的面和肉是便宜,可就是味道不好,不得想些办法将饭味往好调一调?

  “谁嫌你和娃娃吃的多了?咱拖家带口的逃到云谷来,不就是为了让伱和娃娃吃口饱饭,把灾荒度过去吗?看咱家二娃子长成这个样子,今年的年成我看是能熬过去了。一般遇到年成,这么大的娃娃可难往活熬!

  我想着省钱,主要是思谋着开春之后咱要到田里忙,挣钱的时间就少了,咱省着点花,将春忙给熬过去,日子就能安稳着过下去。

  对了、肉和油明日先不卖了。我听官人们说,统领府要按户给灾民们发年节礼,年节礼中就有罐子肉和油。还有、年三十的时候,咱们队上还要组织队里所有的灾户吃大锅饭,要弄碗儿菜,想吃多少就多少。”

  许知云一边帮着媳妇做饭打下手,一边絮絮叨叨的回着媳妇的话。上工的时候他不爱说话,回到家里话却很多。

  “官人们要给咱发年礼?还有这等事?我可是从未听过。瓦州这边的官咋这么好?早知道会遇上这么好的官老爷,咱就应该早些跑到云谷来,还省了今年遭的这份罪!

  要逃难的时候,你是千不舍万不舍,差点就让我们娘仨等着饿死。你看现在,咱烧着煤炉吃着饱饭,还分了那么多水田,往后再想逃难都难!”

  “这哪是瓦州的官老爷们好?这是云谷的宋大统领好,他是个苦出生,最懂咱种地百姓的苦。为了让官人们用心安置咱灾民,最近一段时间,可是派了不少人抓贪官坏人哪,前几日、我们煤场的大管事,就因为克扣了咱的工钱被抓到洮阳城问审了哪!

  听人说、煤场的管事怕是要被问斩!有宋大统领在后边盯着,瓦州的这帮小官给他几个胆子,都不敢苛待我等。”

  安置灾民的同时,宋应奎并没有叫停丁焕义的督察巡检工作,反倒是从师范学校和云谷大学抽调人手加强力量。灾民安置这么大的事件,若是不盯的紧一点,难保参与人员不上下其手。大郑那边的救灾措施不就是被基层官员搞的一地鸡毛吗?

  “当家的、你说明年咱种地的营生会不会再遭灾啊?好不容易到了瓦州,再遭一场灾咱可就没活路了!”瓦州这边的官吏确实要比大郑那边好,可活下去最终靠的还是自己,到了岁末年初,吴氏不由对来年的情势露出了担忧。

  “分给咱的地都是能浇上水的地,咱就靠着黄河,有什么好愁的!在瓦州种地定然比咱老家好,你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吧。

  说起来也是运气、要不是因为藩乱、让瓦州城变成了空城,咱家哪有运气能迁到这么好的地方来?老人言咱关中是沃野千里,可咱种地人心里清楚,关中没好水啊,一遇大旱、就抗不住事,不像瓦州这边,虽然川小、可人家有黄河。在这里占上十来亩水田,娃娃们几辈子都不愁遇年成。这回算是来对地方了!”

  俗话说肃陕不分家,关中人对瓦州是有耳闻的,知道这里曾经是一座繁华大城,但像许知云这样的农民,对瓦州的具体情况却知之甚少。没来瓦州以前,他们对瓦州的想象并不好,但到了地方后,灾民们的心一下便踏实了,因为他们看到了在关中都很难有的上好的水浇地。

  除了面积太小外,整个关中平原都找不到一块灌溉条件能比得上瓦州川的地方。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87.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87.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