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迎接新生_家兄宋太祖
笔趣阁 > 家兄宋太祖 > 第163章 迎接新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3章 迎接新生

  第163章迎接新生

  赵光美掌控这着商行,商行又至少掌控了开封城的商贾,乃至绝大部分的贩夫走卒,许多消息其实就算是不如赵光义灵通,但也绝对是相去不远。

  特意打听之下,很快赵光美就得到了确切的消息,赵普的女儿和李崇矩的儿子,确实是已经私定了终身,甚至十之八九已经偷尝禁果,做过了好事了。

  这种事在宋初倒也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这个事儿,宋初时反而没那么看重,其实如果是寻常人家的少男少女,这是很常见的事。

  可谁让他们的爹都是宰相呢?

  本来,赵普跟李崇矩的关系其实就不错,李崇矩在后周的时候虽然不是归德府一系的官员,但他若是不是赵匡胤一系,怎么可能刚刚开国就扶摇直上,这么快做到枢密使的位置。

  这种同僚关系,本身也确实是容易发展成世交,两家的孩子应该是早在后周的时候就认识,如果不是后来赵匡胤黄袍加身,赵普和李崇矩也不可能做到这么搞的位置,那样的话两家孩子搞对象或是做个结拜兄弟什么的,恐怕也都是很正常,甚至是家里还会鼓励的事儿。

  只能说,这两位宰相都不是那种心狠的人,真碰上那种狠人,生拉硬拽,也得让俩孩子分开。

  尤其是赵匡胤,他本人是非常忌惮这种事儿的,他本身就是将门的孩子,能当皇帝都全凭那张大大的将门关系网,整个太祖朝,对结拜和联姻都极其的敏感。

  做了亏心事,就怕鬼敲门么。

  赵光美索性微微琢磨了一番,便暂且将多余的想法摁下,当天,去拜访了一下赵普,与他聊了一整天新政改革的事儿,对他孩子的事却是压根没提,赵普对新政也确实是极感兴趣,还主动的提出,必须立刻、马上,把薛居正给叫回来,而且还要让他当三司使。

  “不过殿下,西北之事,我也赞同先缓一缓,不要急,此事的本质不在吐蕃,而是宋辽博弈,嗯……不知殿下最近,有没有留意过辽国的商行?”

  “辽国商行?韩德让?他……”

  赵光美情不自禁地老脸一红。

  因为自己睡了他未婚妻的缘故,这个韩德让来开封这么久了,他跟他却是几乎都没怎么见过,更别提深一些的基础了。

  “据我所知,韩德让最近一段时间,借商行之便,买了不少东西回辽国,甚至据我所知,他还一直在找一些你培养出来的优秀工匠,给人家送到辽国去,对了,你那个制作箭杆的脚踏桌,他应该也已经弄了一台走了。”

  赵光美诧异道:“那东西应该是严格禁止外流的吧,他怎么弄到的?”

  “雁过尚且留痕,你那东西是怎么制出来的,真能保密得了么?找一些高手的工匠,自己琢磨尚且也能琢磨个七八分,设计是根本瞒不住的,那东西我也看过,这东西真正难的还是铸造,但铸造,说白了也就是工匠,东拼一点,西凑一点,总能拼得到的。”

  赵光美闻言先是皱眉,然后又无可奈何地点了点头。

  确实,这个时代是不存在所谓的工业化,标准化的,赵光美其实也研究过许久的机床,但研究来研究去,唯一的成果也就是那个削箭杆的机器。

  其实那个设计非常的简单,就是一个小圆孔,里面有一圈极锋利的刀片,通过像缝纫机一样的踩踏,把一根很粗的木棍削成箭矢的粗细,除了能保证削得直以外其实并无任何可取之处,是他从小时候使的削铅笔机中得到的灵感。

  或者说这特么压根就是个大号的削钱铅笔机么。

  这玩意哪有什么技术含量,也根本不存在什么设计精度,每一个关键零部件,都是用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手搓出来的。

  这东西本来需求也不大,即便以大宋的禁军数量,要满足日常训练和作战所需的话,有个那么百十来台都已经用不完了。

  那么既然大宋能够手搓,辽国自然也可以手搓。

  各个高手工匠,才是商行真正的财富,基本就相当于以前的六级七级,甚至八级技工,商行能发展得这么快,很大程度上还真就都是他们的功劳。

  但是,任何没有门槛的秘方式秘密想要守得住,确实都是不可能的。

  缓缓摇头道:“最近太忙了,没顾得上他,对他的关注不够,是我的失职啊,怎么,他……挖走的匠人多么?”

  “不多,但确实是有,他毕竟是真给钱啊。”

  赵光美不爽地嘟囔道:“商行给钱也不少啊,他们以前是什么待遇?一个月五贯钱,八贯钱,顶天了吧?现在商行是什么待遇?真有能力的,评定了高级乃至特技的技工,每月薪资至少也是一百贯起了,还会分商行的股份,不敢说能让他们大富大贵,但至少在开封也是小康之家了吧?娶妻生子,甚至娶俩小妾都不难了吧?”

  “他们去辽国的话,韩德让能给多少?就是给的再多,背井离乡,投奔敌国,况且我二哥这方面管得应该很严,高级技工想离开开封城都会有班直全天贴身跟随保护,所以必然是黑着偷偷跑出去的,这又是何必呢?哎~,真的是,难以理解出去的那些人都是什么心态。”

  赵普笑着道:“人心哪有止境,再说伱的商行,只能给他们钱,他们去了辽国,却是能拥有权的,有些事情,你可能不够敏感,很难想象,底层的民众对于权力是何等的看重。”

  赵光美闻言依旧皱眉。

  却也不是不理解。

  毕竟大宋这边人才济济么,商行脱胎于原本的场院,场院这东西唐朝时候就已经有了,一代代培养之下,完全脱离土地和农业,专门研究技艺的人要远远多于辽国,自然这工匠种的高手也就多,所以高手,自然也就只能是工匠,赵光美把他们的待遇提升得再好也是工匠,但是到了辽国,他们带着他们的手艺,和从赵光美这学到的知识,流程,却可以当厂长,甚至是进入行政体系。

  不得不说,辽国对汉人工匠,确实是很重视的,打从耶律阿保机的时候起就有优待汉人工匠的传统,而且有一技之长的人还可以做官,南院官员中好多都是医匠、工匠出身,他推测,萧思温可能干脆会承诺,把东西复制出来的话能让他们在南院当县令之类的。

  那就没办法了,总有些人的官瘾很大的。

  “我知道了,我会想办法的,可这跟我经略西北又有什么关系?”

  “目前,辽国和咱们大宋在边贸的规模已经愈发的大了,越来越多的辽国商人已经直接进入开封了,你知道他们卖的是什么么?”

  “啥啊。”

  “是马,而且他们卖得很便宜。”

  “辽国,居然舍得卖给咱们大宋马匹?居然还很便宜?”

  “这正是辽国的高明之处啊,他不卖,咱们也会从西北买得来,他卖了,这北马,比西马,还是要便宜得多得多的,换言之,咱们大宋能从西北取得的收益,愈发的少了。”

  赵光美不悦地道:“咱们经略西北又不只是为了那么点马。”

  “当然,但收益少了,成本自然也就高了,辽国和大宋一样也是大国,而且他们也拥有燕云十六州,所以西北的事,你想在短时间内破局根本就没可能,所以我才会觉得,你最近做事有些过于激进了。”

  赵光美拧着眉毛想了半天,虽然不太认同赵普的话,但也还是也点了点头,道:“你说得,也有道理,宋辽相争,终究是综合国力的较量,所以,才要推行新政,商行并不能真正成为对辽制胜的利器,新政才是啊。”

  说罢,又跟赵普唠了大半天的新政。

  “对了,普哥,你可曾听说过,梁祝?”

  “梁祝?”

  “说的是魏晋时,一个叫梁山伯,一个叫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有听说过么?”

  “梁山伯、祝英台……好像是听过这个乐府诗。”

  “是么,普哥你不妨再多听一听,那故事挺有意思的,对你应该有好处。”

  赵普不由得笑骂道:“一个写爱情的诗对我我有好处?你普哥我岁数大了,现在在这方面可比不得你们这小年轻,有心也无力喽。”

  赵光美笑笑,没接着说,好像真就是这么随口一提一样,见正事儿谈完,便站起身来告辞离去了。

  赵普还在琢磨:“梁祝?梁山伯与祝英台?跟我有关系?”

  …………

  第二日,由赵普和赵光义两个人双双站出来领头,一直以来对于大宋官员来说都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新政终于姗姗来迟,彻底的露出了她不知道是狰狞还是慈祥的真面目。

  其一,京东、京西两路作为试点,居民在区域之内流动不再要求路引,城市中,至少开封,不再征收入城税。

  换言之,从即日起,京东、京西两路的老百姓只要是没了土地的,都能来开封谋生活了,甚至赵光美公然就带着赵光义过河去画了一个圈,当做未来贫民区的建设用地。

  只这一条,就把百官,乃至那些老开封市民给震得不轻。

  而这一条,却已经是目前所推出来的新政条例中最温和的一条了。

  其二,正式取缔开封城的公廨钱、捉钱人制度,转而通过商行来开办钱行,无偿吸储,有偿放贷。

  其三,开封开发区土地将分为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和民用用地三大类,且暂时只租不卖。

  其四,增加常平仓的建设,且常平仓官粮收购任务交给商行,制定粮食收购最低价与粮食销售最高价。

  其五,大幅度增加底层及中层官吏,尤其是吏的工资,从现在起,胥吏将吃皇粮,且每个名字都必须被吏部登记在案。

  且,开封府中各房主官不再拥有各房胥吏的人事权,开封府下瞎一十七县,六房,一千八百一十名胥吏的人事任免权正式上移,只有赵光义本人有权力最终决定每一个胥吏的升迁去留。

  且如果胥吏对赵光义的升迁去留有意见的话,还可以去吏部申诉,甚至是击鼓鸣冤。

  当然,所谓的申诉对赵光义来说肯定是不存在的,他比吏部大,但对于将来其他的开封府尹,乃至于将来新政推行以后其他地区的知府自然就不同了。

  其六,开封开发区正式并入开封府衙,区长孙连城将正式履任开封府推官一职,且该职位由宰相赵普正式直接任命,商行部分的小股东,将组建咨政议政会,参与到开封府的重大问题决策上来,由推官孙连城负责管理、沟通、协调。

  其七,整顿吏治,京东、京西两路,以开封府为试点,全面裁撤县一级及以下胥吏,县级胥吏缩编,府衙所在城市扩编,同时,各县由枢密院负责直接牵头,组建民兵营,对乡镇及以下进行军事管理,以备战。

  一共七条,几乎条条带血,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开封乃至整个京东京西两路要大地震了,就这,赵光美还说这只是第一阶段,等推完了第一阶段,再往外推第二阶段。

  赵匡胤也表态说,允许百官反对,也允许百官上书议论,但谁若是敢在执行时不听命令,故意阻碍,有一个,就杀一个。

  而赵光美,现在出门的时候都已经开始着甲了,一批老兵营的将士开始全面贴身保障赵光美的安全工作,光是老营和雏营的班直,就有整整四百多人。

  这已经是典型的豢养亲兵了,其架子甚至不比赵匡胤小上太多,而赵匡胤对此却也选择了默许。

  以商行各级管事为主的,一些中基层小官,开始逐渐的并入开封府衙,成为开封府的大小胥吏,而一批三司的官吏则是直接脱去官袍,进入商行。

  商行与官府,正在融通,而调回薛居正的文书却是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发了出去。

  消息一出,天下哗然,天下文官反对激进新政的奏疏如雪片一样的飞来。

  这当然全在赵光美的意料之中。

  然而让赵光美感到有点诧异的是,居然还有不少官员上奏折表示欢迎新政。

  至少文官集团对他的态度并不是一边倒的全都反对。

  一个全新的大宋,正犹如初生的太阳一样,在缓缓地升起。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87.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87.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