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赵德昭,过于稳重_家兄宋太祖
笔趣阁 > 家兄宋太祖 > 第251章 赵德昭,过于稳重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51章 赵德昭,过于稳重

  第251章赵德昭,过于稳重

  面对赵光美抛来的橄榄枝,其实回鹘和于阗根本都没得选。

  人家明显跟曹元忠都商量完了,这个钱若是不要,日后朝廷也绝不会在河西投什么正经的项目了,这就是大宋给他们的定位,不接也得接。

  而且河西走廊这个地方,实话实说,除了位置比较重要,勾连南北之外,资源禀赋和气候条件确实是太差了,不管是耕种还是放牧,都顶多只能维持生存,想过富裕的日子都没可能。

  想发财,就得走丝绸之路搞商业,想搞商业,却有那帮色目人挡道,他们要么就同流合污改自己的信仰,只有和他们信仰一样的宗教这条商路才能重新走得通,要么,就只能是打过去,逼着西边的同族,重新信回明教或是佛教。

  他们回鹘和于阗出人,大宋出钱,出粮,出一切,只要能一路往西去打,去开疆拓土,就能用大量的战利品来还钱,甚至还能赚不少。

  听说这次朝廷南征,就是提前将南汉和大理的利益卖给了商行和民间的商人,据说朝廷最后一算账,还能赚不少,相当于军费被商人就给出了。

  这样的套路,完全可以向西复制啊,如此一来这战争简直就是一笔生意啊,有得赚就打,没得赚就不打,打输了就相当于做生意赔了么。

  事实上生活在河西的人,天然就是很有生意头脑的,兵马都监投标的消息一出,曹元忠便找了过来,商议他要替大宋开疆拓土的事儿了。

  曹家在未来一、二代人之内,将会陆陆续续的退出归义军,他们曹家人的子孙后代踏踏实实在商行站着股份吃股息,做生意,不会再做节度使了。

  但是沙、瓜二州自有州情在此,不管什么时候肯定都会留有一定的自主权的,他们现在回归大宋虽然也算是完成了历史任务,但如何能够让瓜州百姓过得更好,他也是一直在琢磨的。

  这样他们曹家在彻底退出归义军之后,才能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在青史中留下一个完美的形象。

  那就打仗么。

  他们河西人别的不会,但自认还是非常英勇的,不过本来他跟赵光美聊的时候是想打吐蕃的,没成想赵光美对吐蕃却几乎毫无兴趣,反而让他们一路往西去打。

  无所谓,打谁不是打呢?

  初始资金一个亿,如果后续还有需要,且有把握能还的话,还可以继续借,上不封顶。

  不止如此,赵光美后面还有大项目,打算重修唐代运河,将洛阳,长安,凉州三处通过大河连接起来,凉州至瓜州则是修大路以保证军需通畅,甚至还要在瓜州建设一些军需工厂和大型的商贸市场,总花费也不会低于一亿贯。

  开疆拓土,他是很认真的。

  说白了,赵光美现在把回鹘人和于阗人干脆当他们大宋的哥萨克兵团在使,归义军则因为他们的特殊性,作为了掌握这支异族兵团的缰绳。

  而果然没几天后,朝廷便又有了明旨,欢迎一些退役下来的禁军去参加归义军征西,军饷比以前在禁军中的时候还要翻一倍,而且欢迎欠信用贷款的人通过参加归义军换安家费还贷。

  总之,赵光美给归义军开的军费是无上限,他也想试一试,这种模式之下归义军到底能打得多远。

  当然,一口气投下去这么多钱,不通货膨胀都是不可能的,赵匡胤也找到了他,皱着眉道:“最近你印钱印得是不是太狠了?一亿接着一个亿的往出贷,太夸张了吧?虽说这军费是商人所出,可这商人所出的这些钱,实际上也还是贷款啊。”

  赵光美则解释道:“这些贷款的平均利息都在6%左右,利息真不算低,只要这些贷款最终还得上,或是有足够的资产做抵押物,问题就不会很大。”

  “这我倒是也明白,可这钱啊,总不能一直这么不节制的印啊,你不是也说过么,放水放得越狠,贫富差距就越大,我总觉得这钱……不应该是这样的,应该量入为出啊。”

  赵匡胤还是有一种……类似于老农思想的保守感觉,总觉得这钱这么个印法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因为最近赵光美印出去的钱确实已经比他的财政收入都高了。

  要知道就在不久之前,他还觉得他的财政收入是天文数字呢。

  这玩意即不是种出来的,又不是生产出来的,印钞机一开,就几个亿几个亿的往出花,这难免让他生出一些寅吃卯粮的感觉,给他一种巨大的不踏实感。

  赵光美则是道:“大哥你说得也对,但也不对。”

  “我知道,伱说的,贷款只要能还得上就不会有多大问题,开疆拓土和技术进步都能稀释通胀,但我就是不踏实啊,再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如今咱们大宋的国势一片大好,只要按部就班,国力自然会日益强盛,何必冒险去急于求成呢?”

  赵光美笑道:“大哥您说的倒是也没错,执政之人,正该如此,只要路线是对的,慢慢走,总能让国家变得越来越好,为政之道,稳妥好于激进,朝廷的贷款,原则上也一定要尽力控制,因为后人总是要还的,寅吃卯粮的事确实还是少做为好。”

  “那你怎么还……”

  “因为我不是为政者啊。”

  “啊?”

  “朝廷和商行是两码事,商行,虽然越来越像是个怪物一般的行政部门了,但本质上依旧是商业,商业么,讲究的就是个快速扩张,大哥你是把钱给搞混了,我现在印的钱,并不是咱们大宋的财政预算啊,社会的归社会,朝廷的归朝廷,商行的钱确实也是大宋的钱,但您不能真把商行当朝廷的啊。”

  赵匡胤闻言,若有所思。

  好一会后叹息道:“随便你吧,大宋有你,吾可以高枕无忧矣,你……监两天国吧。”

  “啊?我监国?那你呢?”

  “我去趟洛阳,听说新皇宫中的后宫部分已经先建好了,我去看一看。”

  ………………

  另一头,大理的战局却是也颇有一番别的意味。

  “你们看,这山,这水,这大瀑布,你们说这边是不是非常适合做发电厂,这边的电岂不是用起来会非常便宜?”

  说罢,赵德昭压根不顾身后文武百官和商贾们的一脸无奈,直接下令停军,然后翻身下马,就还是实地考察起眼前这个不知名的小瀑布起来。

  都特娘的已经是第十二次了啊。

  如果说,潘美那头打仗,主打的就是一个摧枯拉朽,生怕浪费了军需粮草给大宋朝廷制造负担,赵德昭这仗打的就实在是过于认真严谨,完全视军需为无物了。

  因为赵德昭对山和水格外的敏感,每打到一个地方,必会详细走访当地的水文情况,然后判断这里是否可以建水电站。

  结果他发现西南这地方简直是一片沃土,这里处处都适合搞电站,甚至有些地方根本不用挖什么大的工程,稍加改造,就可以直接把电机搬过来发电。

  更绝的是,这边的石灰岩多得吓人,几乎可以说到处都是,所以,完全可以在此挖土建水电站,再把挖出来的土用电加工成水泥。

  这里的山上还有很多的硝土,甚至连硫磺都有,所以可以直接在此将硝土加工成火药,电力如此充裕,还可以进一步将硝土加工成硝酸。

  硝酸可是好东西,既能用于做炸药,还能用于做化肥,虽然都不成熟,但其实完全可以在此建设实验室慢慢去制。

  本质上来说,无论是硝酸棉还是硝酸铵,只要能解决大规模生产硝酸的问题,这玩意生产起来都不会太难,无非就是成本。

  赵德昭对此,真的是太感兴趣了。

  正好他军中还有一大堆的商贾。

  所以……

  “就是这了,你们看这边的地形地势,多适合建设一座商业小城啊,有水有电,有水泥也有硝石,西边还有铁矿、铜矿、铅矿,后方还有大片的土地用来耕种,嗯……楚枢密,你觉得此处建城是否可行?如果可行的话,得花多少钱?”

  楚昭辅也是无奈,他好端端一个监军,在赵德昭手下都快要当账房先生用了。

  本来他是想去给潘美当监军的,奈何赵光美搞了一个狗屁的避嫌机制,他儿子既然要去投资泉州,就不让他去东南监军,给他踢西南来了。

  然后就这样了。

  这个赵德昭,简直就是个奇葩!

  打个区区大理而已,这都三四个月了,宋军却是一直都还没跟大理的主力交手呢,反而一直是在西南夷这边的瞎转,今天考察这个,明天考察那个,突出的就是一个稳健。

  一丝一毫他自己正在领兵作战的自觉都没有。

  所谓的西南夷,其实就是大宋和大理之间的一些蛮夷之辈的统称,事实上大理这个国家,过境到底在哪,实控地盘到底有多大,其实大宋这边都没人了解,甚至大理那边可能也不了解,云贵高原么,因为地理因素这边被分出了无数个小的蛮夷种族,这么多蛮夷种族,哪些是大理国的附属,哪些跟大理国没有关系,哪些对大理国是听调不听宣,其实根本没个定数。

  大理,本来也不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封建威权国家,段家其实更像是这片土地上的诸族盟主,统治力也就那么回事儿,虽然也想学着西北那边的异族靠大力推广佛教来增加统治力,但这些西南夷族对这东西实在是不太感兴趣,水土不服啊。

  结果,赵德昭领着所谓的十万大军,就这么一路走,一路停,一直在西南夷的地盘上逛荡着,仗没打多少,扶贫建设工作却是做了许多,主打就是一个四平八稳。

  凡是他认为适合建城的地方都会安排施工队直接施工,还会跟当地各种夷族合作,只要他们臣服,他就给这些夷族放贷款,有的种甘蔗有的种茶叶,能种水稻的地方种水稻,啥都不能种的起码可以种果子酿酒,他有多少收多少。

  三个月,潘美都已经快进广州城了,他却还在这一直墨迹,墨迹,墨迹着。

  不过慢也有慢的好处,他这仗打得确实是真的稳。

  他对这些西南夷绝大多数都是以怀柔为主,只要称臣纳贡,啥都好说,只有那些不肯称臣纳贡的才会挨揍。

  他又不搞大屠杀,这些蛮夷吃饱了撑的才会惹他们这足足十万人的大宋天兵。

  这赵德昭打仗,走到哪,这路就修到哪,军队和民夫队伍一起走,反正他的身份特别,大笔一挥就签出一张张的空头支票,直接交给那些来监军的商贾们用来修路。

  西南夷这边遍地都是石灰岩,真的很适合建水泥厂,有了水泥厂修路倒是真的也不慢。

  而且那些蛮夷发现这赵德昭是真的给贷款,这些贷款是真的能跟宋人买东西,甚至因为修路的缘故,那帮商人索性让他们来当工人。那些个头领们说,你要奴役我们么?商人们说,我们开工资。

  况且这些蛮夷就算再傻,也至少明白,修路,对他们来说肯定是好事儿啊。

  于是乎,这些个西南夷现在对赵德昭简直热情得不得了,甚至都不止是修路,还主动的为他们提供后勤保障服务,一路上跟随他们这支军队来做生意的大宋商贾也越来越多,正儿八经的军队或许只有不到十万,但各种商人啊,小贩啊,工人啊什么的,汉人和夷人加在一起都快有七八十万人了。

  蛮夷们纷纷表示:咱都是大宋的忠实藩属,打唐朝时候起咱们就都是一家人了,这么多年了一直都在北望王师,如今,王师终于来啦!

  大理?什么是大理。

  姓段的你要是敢来侵我宋土,老子就跟你拼命!

  这打法,却是反而把大理给整得不会了。

  两国的军力和实力在这摆着呢,一百个大理也万万不可能是大宋的对手,不过他们原本也不慌,毕竟他们占据着地利的优势,西南边陲之地,到处都是穷山恶水,道路不通,且处处都是蛮夷。

  只需等大宋孤军深入,便可使诸夷掠其粮道,再在多山密林之处对其层层阻击,利用山林之险与其周旋,十万大军也只有溃散一途。

  当年南诏跟大唐打,也是通过这种方式把大唐给打没的。

  可结果现在……

  这剧本跟他们想的完全不一样啊。

  大宋你是十万大军啊,这么慢慢悠悠的走,你后勤居然能撑得住?

  而且你这一边走一边修路,甚至还一路上建城建厂,这……你们这么有钱的么?

  天知道赵光美在看到赵德昭的军费账单的身后是什么表情,但反正现在大理国的上下君臣,看战报的表情都不砸好。

  再这样下去,那些百夷都投了宋,这仗也就不用打了。

  “出兵吧,他不来打咱们,咱也就只好去找他们了,出兵就算是找死,也好过在此枯坐等死,都说宋军神勇,但也要打过了才知道不是?总不能连打都不打就直接投降吧?”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87.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87.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