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盛世大宋_家兄宋太祖
笔趣阁 > 家兄宋太祖 > 第267章 盛世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67章 盛世大宋

  第267章盛世大宋

  一晃,又是两年。

  今日是杜老太后的七十大寿,随着大宋现在国力愈发的强盛,朝中钱粮愈发的富足,这种庆典类的事情,自然也开始变得奢靡了起来。

  老太太现在就是想节俭,朝廷都不可能让她节俭,尤其是现在当官家的还是薛居正。

  再说朝廷搞仪式,这种铺张浪费到头来还不都是把钱都让商贾们赚了去,是会促进就业的。

  赵匡胤和赵光美哥俩也有意思要借这次大寿,过成一次超级盛会,顺便提前开股东大会搞一次大规模的分红,这次的分红之后,赵光美就要将商行中的许多业务拆出来单独上市了,社会募资了。

  就见洛阳城皇宫外侧最大的武德广场之上,薛居正身穿着皇帝的服侍带领着文武百官,率先给老太太行礼。

  “臣,薛居正,为太后贺,愿太后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说罢又跪拜行礼,赵匡胤赵光义和赵光美三个儿子都坐在老太后的身边,受了他这个皇帝的一礼,也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对。

  广场上,自然也是红旗招展,彩带飘飘,人山人海,花团锦簇。

  整个洛阳的每一条街道,每一家店铺,都特意的为此而张灯结彩,甚至就连每一个行人,手里也都拿着一束花,开始在官府的组织下,有序的依次来广场上拜寿。

  也就是洛阳,已经是一座纯首都城市了,换了开封的话朝廷的组织性还真不可能如此的强。

  至于说载歌载舞,那就更是如此了,整个洛阳城今天都在吃流水席,面条,糕点,美酒,甚至还有肉食,顺着朱雀门朝外一直摆到了城门口,全城的百姓无论是谁都可以来吃一口,沾一沾太后的喜气。

  “呵呵呵,官家你快起来吧,我一个老婆子,还能活着,就已经是心满意足了,眼见我大宋一日强国一日,就已经是对我最好的寿礼了,用不着这般铺张。”

  薛居正闻言笑着道:“太后说得是,这都是咱们满朝文武百官,对您的一点心意,不过要说寿礼,臣,还真是有一样寿礼要献给太后。”

  “哦?是什么啊。”

  薛居正命人送上了一个盒子,杜太后接过之后亲自打开,赵光美和赵匡胤也不禁好奇地歪过头去看。

  却见里面居然只是一串麦穗,一串稻谷,一根玉米和一颗土豆。

  “这是什么?”

  “回老太后的话,那一串麦穗,乃是取极西之地的种麦,与关中地区的矮麦杂交,乃是早在六年前,秦王殿下就曾吩咐试验的项目,经六年,千次试验,终才制成,配以肥料,亩产可达五百余斤。”

  “真的有五百余斤?”

  薛居正也是无比的激动,连连点头道:“确实是五百余斤,去年开始,就已经在关中地区试种了,即使是不辅以高级肥料,也有三四百斤的产量。”

  所谓的高级肥料,目前所指的是赵德昭弄出来的简易版化肥。

  之所以是简易版,实在是赵光美自己也不知道这算不算化肥,说白了就是硝酸。

  硝酸卖给农户,农户再将硝酸和人畜粪便、尿液等污秽之物混合到一起,然后或是发酵,或是小火加热,反正效果上比直接使用大粪的效果要好许多。

  这玩意,多少含有一点硝酸铵的成分。

  当然还有另一种更高级的,就是直接从海外岛上挖的磷矿,也就是鸟粪矿,价格上比购买硝酸要贵上不少,但效果更好一点,而且……没硝酸那么恶心。

  至于杂交,当然也是赵光美的主意,农业技术一直以来都是商行最重视的领域,而且搞杂交这东西其实真不需要多高的科学前置,基本一些的,就各种试就行了,交来交去,瞎猫总能碰上死耗子,交出来产量更高的品种的。

  “果然是颗颗饱满,粒粒分明,这麦穗,看着,都比老身以前见过的大啊。”

  说着,还直接摘下了一颗放在嘴里咀嚼,脸上笑容满面。

  薛居正继续道:“这个水稻,乃是从镇海引入的占城稻,和西南引入的西夷稻,同样历经无数的杂交、改良,选优而成,亩产还在那麦子之上,精细耕作之下,亩产足有六七百斤。”

  “还有那土豆,和玉米,这都是咱们大宋开辟海贸之后,从美洲大陆所引进的新品种,目前,虽然尚未经过几代杂交,但产量却着实是惊人得很,亩产都有千斤以上,且都不挑地,即便是山地,也能够丰收,如今,由户部牵头,组织各农场在大规模的种植。”

  “这种新式的麦子,水稻,和这玉米等新鲜玩意,总共种了多少亩了?”

  “回太后话,户部的推广之下,我大宋,现在的可用耕地为,十一亿亩,今年开始,全都种上了新型的作物啊!”

  大宋目前的农业税基本上是一点都不收了,反倒是给土地的补贴每年都没停过。

  虽然随着一年又一年的大放水,货币一直在贬值,那点钱这些年又没涨,但毕竟给钱,就是聊胜于无么。

  自然的,户部能统计得到的田产数目也是一年比一年多,以前的历朝历代最让人困扰的隐田问题,就这样被解决了,耕地的数量已经仅次于历史上浮夸之风盛行,大放卫星的隋朝了。

  听说如今的秦王殿下正在建一个什么保险公司,让以后的大宋百姓人人都有保险,每年朝廷都给老百姓发钱,这东西搞好之后隐户肯定也就没有了。

  历朝历代从来都是问土地要钱,问百姓要钱,结果到了他们宋朝时居然反过来了,居然会追着土地和人民发钱。

  简直是闻所未闻。

  老太太也是乐得嘴角都咧到耳朵根了,一个劲的点头道:“好,好,好啊,亩产千斤,有地十一亿亩,这得是……哎呀,这得是多少的粮食啊,啊?哈哈,哈,我大宋,如今岂不是再也没有冻馁之人了么?官家你做得好啊,真是好啊!”

  赵光美闻言却忍不住皱眉道:“十一亿亩都种这玩意,产那么多粮食,要怎么吃?怎么可能吃得完?大宋如今才多少人口?这不是谷贱伤农么,我大宋近些年本来就通货膨胀的厉害,粮价太低,乡野的百姓是要受苦的啊。”

  “额……”

  薛居正闻言也是愣了一下,然后只能苦笑着称是。

  其实这就纯粹是要求太高而已,大宋的乡野之人,其实日子过得未必就比城里的底层务工人员差了,这要是跟历朝历代相比,尤其是和后周相比,过得简直就是神仙日子。

  通货膨不膨胀,物价是否上涨,和人家又有啥关系呢,村里人本来也没那么多花钱的机会啊,不管怎么说,朝廷现在不收税,地主不收租,这都是实打实的,最起码种出来的粮食有多少都能进自己的肚子。

  粮价低,那就不卖呗,可以用来喂养鸡鸭猪狗,还可以用来酿酒,甚至过于繁忙的活儿现如今都是农奴在做,空闲的时候做点木工活,小日子其实也是美滋滋的。

  况且农闲时候还是能进城的,目前至少中原这边的城市周边的村民都是老人留村里看着农奴干活,年轻人进城。

  要知道,后周时,村里的负担都是很重的,有些老百姓甚至不得不把自己的孩子饿死来替朝廷养战马。

  岁数稍微大一点,只要是经历过五代战乱的人,对大宋都只有感激涕零。

  可是既然赵光美见怪了,薛居正自然也要辩解,连忙道:“殿下说得是,臣,也在尽力去推广经济作物的种植,以及一些辅菜,水果种植,只是目前来看,户部的相关技术类官员,还是不够,哦对了还有酿酒和养殖、饲料相关,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大宋,必能人人吃肉。”

  这其实是没什么办法的事,说实在话,大宋境内的老百姓几乎有一个算一个,都会种水稻和麦子,还有豆,粟等口粮,就连油菜,棉花,都是近些年大宋建国之后才开始大力推广的,其实效果也就那么回事儿。

  老百姓,永远都是以口粮安全为第一要务的,经济作物的话其实也就是桑、麻、茶,其他的东西真的就不会了,可现如今这些东西都很贱,卖不上价了。

  经济作物种的种类还是太少了。

  至于说那些土豆,地瓜,玉米等新作物,老百姓都不认识,更别说会种了。

  这么多年来老百姓把技能点都点在如何吃饱上了,如何吃好他们确实是不会,唐末五代两百年乱世下来,能活着,就已经是极为不易的一件事了。

  至于说饲料,养殖,这就更是扯淡了,距离城市比较近的那些村子没啥问题,但那些距离城市远一些的普通村子,不夸张的说可能全村人都没见过猪长什么样。

  “哎~,你和三司,干得确实是挺好的,但是在我看来,还不够好,粮食,尤其是主粮,够吃其实就行了,我大宋如此盛世,一直在吃饱这两个字上使劲,多没出息?户部,尤其是户部,必须进一步的增加农学技术胥吏的数量,去年科举,户部取了多少人?”

  “这……户部一共要了,六十九人。”

  “少,太少,我看明年,怎么也得收五百人,甚至一千人,即使不会什么农业技术,只要是年轻的,识文断字的,都可以先收上来么,不会农业技术伱们户部可以教啊,教会了,把他们派下去,去各个村子里,乡镇上去教,这不就推出去了么。”

  薛居正闻言连连点头,连忙道:“是,殿下您说的是。”

  心中却是也不禁暗喜。

  事实上他早就想扩大户部的编制,多弄些胥吏来学习农业技术了,奈何门下省一直不给他过啊,大臣和宰相们都不允许他把户部的权力弄那么大。

  一来是因为三司本身自成体系又都是薛居正的人,别人不愿意户部做大属于私心,而来也确实是因为请神容易送神难,编制这东西扩的时候容易想裁撤就不可能了。

  他这个官家纯是水货,还真是通过不了,但既然赵光美在这样的场合说了,那他回头努努力,应该就能过了。

  “嗯,北方地区可以多种植一些花生,棉花的耕作面积可以再推广一些,水果和菜是一定要种的,南方地区多种橡胶和甘蔗,尤其是橡胶,未来几年内橡胶的用途会很大,价格一定会一直处于高位。”

  “是,臣记下了。”

  老太太见状笑呵呵地打断道:“行了行了,今天是给我过寿,又不是上朝,再说你不是都已经不问国事了么,他现在好歹也是官家,我对他的这个礼物啊,很满意,粮食,口粮,那是什么时候都不嫌多的,你啊,没挨过饿,不懂,我看他这个官家干得就挺好,知道做正事。”

  赵匡胤一旁笑着道:“娘您说得是啊,老三啊,他就是吹毛求疵。”

  “你呢?你给为娘准备了什么寿礼啊?”

  “当然准备了。”

  说罢,赵匡胤拍了拍手,命人抬上来一个巨大的,一人多高的卷轴。

  随着卷轴缓缓打开,一张巨大的世界地图摆开,展现在了眼前。

  “这……这是什么呀。”

  “娘,这,便是我大宋的新地图。”

  “噗~!!”

  老太太都还没说什么,赵光美却先喷了。

  干他么啥啊!

  那不就是已经探明的海图么。

  怎么就大宋地图了?

  “大哥你等会儿,凡日月山河所照,皆为宋土呗?”

  “三弟,你有所不知啊,母亲请看。”

  说着,赵匡胤拿起手中的玉斧,在看着好像是倭国的区域一指:

  “这个大岛上面,全是银矿,光是已经探明的储量就至少几百万吨,土地肥沃,还出产大量的硫磺,其民众却是一盘散沙,根本没有一个完整的国度,虽曾朝贡于唐,但却缺乏冶铁也,我大宋征之,易如反掌。”

  “还有这,这边是个大岛,比咱们大宋都大,物产丰饶,气候宜人,岛上人口却连个基本的政权都没有,不取,岂不有违天命?”

  说着,赵匡胤得意一笑道:“正要为母亲贺之,去岁一年,我大宋海军,征剿四方,出兵仅三万余,杀贼却不下百万,所获土地,财帛无数,作价至少十亿贯,我欲将其送给舅舅,再造一个大宋商行,娘以为,儿子的这份寿礼如何?”

  赵光美:“…………”

  ‘你看,我就说,大哥肯定比欧洲那帮玩意更狠吧’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87.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87.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